接下来,我将从四个方面谈一下如何拥有强大的内心:心理素质及其提升方法,如何缓解焦虑,我的“三观”和对未来的判断。
一、心理素质及其提升方法
(一)提升心理素质的重要性
曾经听老一辈军人说过一句话,“新兵怕炮,老兵怕号。”什么意思呢?新兵初上战场,心理素质差,一听到炮声隆隆,就吓得半死,平日训练的战术都忘掉了,不会保护自己。但对老兵来说,习惯了炮声,心理素质较强,也会保护自己。可是,一吹冲锋号就不一样了,新兵、老兵都得往前冲,危险系数对他们是同样的高。
其实,心理素质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来说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它直接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发挥,状态好时,可能超水平发挥,状态不好时,可能无法正常发挥。
比如考试。我上高中时,曾听说一个朱姓学生复读了八届也没能考上大学,人称“朱八届”。他平日学习、考试,都没有问题。老师做不出的题目,他也做得出。同学们遇到难题都找他帮忙。但是一到高考,他就睡不着觉,进了考场后,汗如雨下,全身湿透。如此大的心理压力,怎么可能正常发挥呢?所以,他主要是输在应试心理上。
展开剩余76%对律师来说,也有个心理素质问题。刚入行的新人,与执业多年的资深律师,表现可能完全不同。新律师面对客户时,一开口,凭你那怯懦的声音,客户就能感觉得到,这位律师应该没什么经验。老律师往那里一坐,不用开口,客户通过律师的气场,就能感受到律师的自信。所以,老律师谈案的成功率高,收费高,这是必然的。
(二)什么是心理素质?
心理素质,是在遗传基础之上,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,经过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。其中,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、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。对内制约着人的心理健康情况,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人的行为表现。
从心理学角度来说,心理素质包括情感、信心、意志力和韧性等。
(三)提升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
心理素质的提升,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历练的。提升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是:
1.正确认识自我
即了解自己的心,明白自己的弱项与强项。比如,有些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,有些人却害怕与陌生人交往。有些人患得患失,有些人却没心没肺。
《道德经》说,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意思是说,能够看清他人的人是智慧的人,能够看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人。只有认清了自己,摆正了自己的位置,你的参照系才是正确的,你看到的也才是相对正确的。如果参照系错了,那就难免产生误判。
2.把握自己情绪
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直接,也是最真实的外在反映。认知心理学家认为,思维决定情绪,也就是人对事件、对环境进行的解释,内心有什么样的想法,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。
比如,人在面对困境、挫折时,常常表现出紧张、焦虑、烦躁、失落和抑郁等消极情绪。在这种消极情绪下,再有能力的人,也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。如上文说的“朱八届”。
因此,把握自己的情绪,是有效提高心理素质的关键。
3.提高受挫力
在智商、情商之外,还有个“逆商”。所谓“逆商”,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,即面对挫折、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心理承受能力”。
比如,三国时的刘备,就是打不死的“小强”,一次次地失败,又一次次地崛起,最终三分天下,建立“蜀汉”政权。在《厚黑学》里,作者李宗吾认为,刘备是三国里脸皮最厚的人。其实,要想成功,必须要放得下面子。脸皮太薄,患得患失,是很难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的。无法战胜自己的人,是难以成功的。因为,成功的定义就是超越自己。
可以说,无论古今中外,不管是哪行哪业,凡是建功立业者,绝大多数都曾饱受挫折,伤痕累累。所谓“人前显贵,人后受罪”。
4.调整思维
认知心理学认为,不是刺激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与心理,而是我们对刺激的看法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与心理。所以,要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客观、更全面的看清问题,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的成熟,增强我们的心理素质。简单来说,就是凡事往好处想,去寻找积极的意义,不要总是想那些负面的东西,不要总是自己吓自己。
(未完待续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何忠民律师,湖南省邵阳县人,1997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,其后分配到国家检察机关工作八年,2005年至今从事律师工作,主要从事刑事辩护、刑事合规和企业危机管理工作,尤其擅长职务犯罪、经济犯罪案件辩护。
其每年亲自承办的案件一般不超过10件。不过,凡是其亲自承办的案件,必亲力亲为,全力以赴,把辩护工作落到实处,力争把每一件案子办成经典案例。
执业十九以来,办理过厅级、处级、科级等领导干部、公务员职务犯罪案件数十件,办理过企业老板、高管经济犯罪案件数十件,绝大多数都实现了预期的辩护目标,深受客户好评。
现任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刑民行交叉法律事务部副主任、刑事专业律师。
发布于:北京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