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落后,我国不得不直接从苏联购买海空军装备。网上一直有种说法:我国于1954年和1955年从苏联购买的4艘07型驱逐舰,都是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的破铜烂铁,但每艘的购买价格相当于17吨黄金。可事实上我国购买这4艘驱逐舰,并没有实际支付一克黄金。而且这4艘老舰也在人民海军的历史中,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是一笔非常合算的买卖。
人民海军无力保卫海疆,同苏联签订协议引进现成装备
之所以愿意花“68吨黄金”去买4艘老舰,是因为1950年代我国海防力量实在是过于羸弱。1949年人民解放军横扫大陆上国民党的残余兵力,但蒋介石却依然有战斗力较强的海空军力量。而且歹毒的国民党反动派在撤离大陆时,派军队炸毁国内为数不多的兵工厂和造船厂。同时对码头设施进行破坏,不给人民军队发展海军留下基础。
展开剩余87%尽管面临种种困难,但1949年4月23日,人民海军的前身华东海军,还是在江苏白马庙宣告成立。随即国民党海军先后有23艘舰艇起义,尤其是“重庆”号巡洋舰的起义让蒋介石寝食难安。他派出空军一路追杀,逼迫其自沉在了葫芦岛港。但比“重庆”号的损失,更让新生的人民海军头疼的是。国民党的起义舰艇大部分非常老旧,排水量不到千吨。指望它们去保卫万里海疆,可真是强人所难了。
蒋介石集团和其背后的美帝国主义,认定解放军在短时间内无力拥有强大的海军。于是蒋氏海军不但出动舰艇反复骚扰、侵犯我东南沿海地区,甚至还封锁长江口,妄图把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困死。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,美国第七舰队悍然进入台湾海峡,阻止我解放军发动对台湾的登陆作战。
严峻的海防形势,让1950年1月上任的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忧心忡忡。他向党中央毛主席请示,应该利用中苏结盟的时机向苏联购买一批舰艇应急。可朝鲜战争爆发后,我国采购武器的重点变成了战斗机和陆军装备。海军在两年多的时间内,没有得到一艘有战斗力的主力舰艇。蒋介石集团则趁机“反攻大陆”,在南日岛等地给我军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
直到1953年朝鲜战争已经走向尾声,苏联新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,希望得到中共的支持。于是两国于1953年6月4日,签订了从苏联引进海军舰艇和技术资料的协议,后来的一系列协议被统称为《六四协定》。
07型驱逐舰是苏军主力舰,性能落后但火力强大
在整个《六四协定》的采购金额中,4艘单价6000万卢布的07级驱逐舰几乎占到了1/3。而这4艘舰还是直接从太平洋舰队转移给中方的,这也就成了“68吨黄金买4艘破铜烂铁”这一说法的来源。但公平的说,当时苏联海军也没多少勘用的驱逐舰能给中国。而巡洋舰苏联海军自己也视若珍宝,中国的想采购的费用翻一倍都不止。
驱逐舰是在19世纪末才诞生的一种,装备鱼雷和中口径速射炮,保护大型战舰免受敌方鱼雷艇攻击的中型水面舰艇。沙俄海军曾经在1910年建造了,世界领先的“诺维克”级驱逐舰。可1922年苏联成立时,其海军已经在一战和内战中被消耗殆尽。到了1930年代,苏联和意大利关系较好。而意大利海军“小船扛大炮”的设计理念,也很符合囊中羞涩的苏联海军胃口。于是苏联技术人员从意大利获得了“箭”级和“西北风”级驱逐舰的资料,于1938年开工建造07型驱逐舰。
07型驱逐舰整体设计水平,代表着上世纪30年代初世界海军的主流设计思想。其舰长为113米,舰体最宽处只有10米,细长的舰体有利于实现高航速。该舰的动力系统为3台锅炉,驱动2台总功率为50500马力的蒸汽轮机,最高航速达到了37节。而且该舰照搬了意大利人的创新设计,将锅炉的烟道集中在一个烟囱,这样增加了舰面甲板的可用面积。
尽管满载排水量只有2451吨,但07型的火力并不弱。该舰首尾各有两门130毫米舰炮,最大射程可达24千米。但该炮跟同一时期的美英经验相比,自动化程度偏低。尤其是炮弹放置在舰桥后面的弹药库内,战斗时需要水兵用小车推到炮位处,才能进行人工装填。该舰还有两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,但没有备用的鱼雷。防空火力为4座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,采用五发弹夹供弹。该炮采用纯人工操作,只适合攻击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。其舰尾还有两座432毫米深弹发射炮,同时还可以携带最多48颗水雷。苏军对07级整体性能比较满意,建造了28艘作为驱逐舰队的主力。
客观的说到了上世纪50年代,该舰的整体技术水平已经落后。首先一味强调重火力,导致乘员的居住舒适性非常差。航海舰桥为敞开式,值班军官和传令兵需要顶着狂风暴雨执勤。即使安装了对空搜索雷达,但由于高射炮的性能落后,防空能力依然没有得到提高。不过由于二战时期苏联太平洋舰队,只参加了最后的对日作战。再加上苏联水兵也很珍视,这屈指可数的几艘驱逐舰。所以当这4艘战舰交付给人民海军北海舰队时,虽然舰龄稍大但技术状态还是勘用的。
68吨黄金只是纸面价格,我国只用农矿产品就换回了一支舰队
有人说就算这4艘战舰还可用,那花费68吨黄金是不是也过于昂贵了?可问题是1953年签《六四协定》的时候,我中央政府根本就没有多少黄金可以使用。要知道国民政府在1948年进行“货币改革”,强迫百姓将手中的金银换成迅速贬值为废纸的金元券。1949年逃台的时候,带走了至少200万两黄金和大量的银元美钞。所以新中国发行人民币的时候,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将币值与黄金挂钩。苏联政府也了解当时中国的国情,并没有指定要中国用黄金支付。
但是既然两国是做买卖,中方最后还是要付钱的。而1950年中苏签订结盟条约的时候,苏联政府就主动贷款给中国三亿美元。因此双方协商后的还款方式为,苏方交货价值的1/3由我方支付实物偿付,2/3由苏联给予中国政府的贷款偿付。这笔贷款总额为6.1亿卢布,相当于172.8吨黄金。年息只有2%,而且我方也是用农产品和矿石向苏联还款付息。事实上在1960年中苏交恶之前,中国所有从苏联贷款获得的物质和技术资料。都是通过少量农产品,搭配大量矿石出口的方式来偿还债务。
况且《六四协定》绝不是单纯向中国转让四艘驱逐舰,还奠定了中国自主建造战舰的基础。早在该协定签署之前,苏联专家就指出以中国的国情,短时间内不要发展远洋舰队。而是要大造快艇、潜艇和发展海军航空兵,来保卫12海里领海。当时中国已经开始建造一些快艇,但整体技术水平偏低。而《六四协定》让我国获得了鱼雷快艇22艘,并具备了自行生产鱼雷和水雷的能力。在当时我军和假想敌水面舰队实力差距悬殊的情况下,鱼雷和水雷能让敌方有所顾忌,不敢肆无忌惮的闯入我近海。
中华民国海军在潜艇方面完全是一片空白,苏联根据《六四协定》向我国直接转让了6艘小型潜艇,从而使北海舰队拥有了第一支潜艇支队。之后又向我国转让了613型潜艇的技术图纸,于是诞生了曾经解放军潜艇部队的中坚力量33型常规动力潜艇。而且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091型核动力潜艇,许多重要设备也是苏联根据《六四协定》提供的。
此外苏联还提供给我国4艘“里佳”级护卫舰的图纸和主要材料,从而让东海舰队拥有了4艘01型护卫舰。这4艘护卫舰与北海舰队的4艘07型驱逐舰,一度是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的核心力量。此外还有一批飞机、火炮和车辆,几十艘半成品的舰艇,和更加宝贵的技术资料。如果真要向苏联支付172.8吨黄金,就是把当时中国民间所有的黄金都收集了也不够。但最后我国实际没有支付一克黄金,真是占了苏联人天大的便宜。
强大的火力震慑敌对势力,加装导弹继续为国戍边
4艘07型驱逐舰两艘一组,分别于1954年10月和1955年6月交付北海舰队。再加上我方舰员也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训练,故而错过了1955年1月,人民军队唯一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,解放一江山岛战役。这成了所有驱逐舰官兵永远的遗憾,也成了某些人指责我国高价买废铁的依据。
但这4艘驱逐舰的到来,却让人民海军有了质的提高。尽管当时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,也有一些千吨级护卫舰。但其要么是旧式日军海防舰,要么是用登陆舰甚至是民船安装陆军火炮后,造出来的杂式护卫舰。这些护卫舰不仅航海性能差,航速慢。而且舰体和动力系统质量低劣,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码头趴窝。陆军火炮在颠簸的海上根本打不准,只能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。
但07型驱逐舰却第一次让海军官兵,和参观改建的我军元帅、国家领导人,体会到了什么叫海军主力舰。该舰可以以37节的速度在海上航行,把许多快艇都远远甩在了后面。即使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,主炮也能准确命中目标。在1955年11月解放军首次辽东抗登陆演习,和1959年9月在浙江举行的我军登陆演习中,07型驱逐舰的主炮都准确命中了目标。而且130毫米炮的穿透力也非常惊人,曾经一发炮弹击穿了2米厚的工事后爆炸,将其彻底摧毁。这意味着只要我军愿意,就可以随时消灭盘踞在马祖和金门诸岛上的国民党军队。
尽管解放军07式驱逐舰从未真正参加过实战,但其在1962年和1963年两次驱逐威胁我领海安全的美国驱逐舰。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驱逐舰已经开始加装导弹,且其火炮也远比07型的舰炮更加先进。但我军官兵不惧装备上的代差,同美国军舰针锋相对寸土不让,成功保卫了我领海安全。1970年代随着国产051型驱逐舰的服役,07型驱逐舰才逐渐让出了曾经的王者之位。但4艘战舰又都拆除了鱼雷发射管。改装国产“上游”反舰导弹发射架,继续保卫海疆至上世纪末。
发布于:山西省